小資族收入有限
但你知道小資族理財該怎麼做嗎?
你知道小資族理財能存多少錢嗎?
這篇要來告訴你
小資族如何理財規劃存下第一桶金
《前言一》
美國史丹佛學院,曾經做過一個十分著名的「棉花糖實驗」。
受試者是學齡前的孩子,
研究員會把孩子帶到一個小房間裡,讓孩子可以自由行動。
研究員會在房間桌上放一顆棉花糖,並告訴孩子他要暫時離開,
如果孩子能忍耐到研究員回來,就能獲得兩顆棉花糖。
實驗證明,能夠忍耐並獲得兩顆棉花糖的孩子,
在未來的人生中,大多過得比另一群無法忍耐的孩子要成功且幸福。
這個實驗,被後人稱為成功者的「棉花糖守則」。
《前言二》
英國鄧迪大學實驗證明,
飢餓狀態下的人容易做出衝動且不合理的決定,讓過度消費變成常態。
貧窮的人常「誤以為自己處於飢餓狀態」,
用暴飲暴食來發洩貧窮所帶來的壓力,結果導致肥胖。
大數據顯示,肥胖的人較容易在面試工作時被淘汰,
在職場上也較難得到長官賞識,進而導致失業。
其結果,就變成那經典:「窮、失業、又肥胖」的糟糕人生,
什麼都沒了,只留下一身病痛。
想跳脫這個導致失敗人生的負面循環,就必須學會計畫性的消費,
用暫時的忍耐來獲得未來更幸福的人生。
其實它主要想表達的事情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
這就像是一個節食減肥的人,時間一久就會受不了想放棄一樣
不管做什麼事情,都需要適度的放鬆
才不會讓自己一直處在很緊繃的狀態隨時會彈性疲乏
在做理財規劃的同時,也應該要顧及到生活品質
投資理財需要本金,那我們要如何存下第一桶金?
生活中有許多理財知識值得學習,
●像是知名藝人所推出的333理財法
(1/3生活費、1/3儲蓄、1/3孝養金與緊急備用金)、
●50-20-30分配法
(50%生活費、20%理財儲蓄、30%樂活消費),
●或是簡單的每日記帳與檢討花費等,
每一種預算分配方法都需要搭配所制定的生活目標,
才能將薪資所得好好地做分配與存錢。
不過能不能存到錢的關鍵不在於擁有多厲害的長期儲蓄法則,
而是有沒有心去追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與夢想!
你是那個能夠忍耐並獲得兩顆棉花糖的孩子嗎?
如果有決心,就算只有簡單的每日記帳與檢討花費,
也能夠幫助你存下第一桶金達成目標
理財規劃後的預算分配實際案例分享
在上一篇文章已經有介紹過六個帳戶的六個罐子理財法
我們以六個罐子理財法來做理財規劃
並以現在的年輕小資族可能的薪資水準來舉例
重點帳戶有三個
分別是:財務自由、教育、長期儲蓄帳戶,
這三者屬於把錢投入再運用,
他們有助於你完成夢想或者支持你創造被動收入。
舉例來說
財務自由帳戶可拿來投資你在 youtube 上作影片,
作影片所帶來的廣告金是被動收入,
又或是拿去買其他投資標的創造被動收入;
再者,每個月的教育帳戶也能讓你在 Hahow 線上學習至少一門投資理財課程;
而長期儲蓄帳戶讓你長期規劃免擔心,比如出國一趟或者盡早還完貸款。
小資族想要存下第一桶金也是有可能的,
前提是我們是否有正視自己的生活?
有沒有確實執行自己的理財規劃?有沒有認真學習投資理財創造被動收入?
重新檢視每一筆消費支出,開啟日常節省不浪費的生活型態
更仔細去審視這種分配方法,
你會發現它不僅均衡分配人生各種支出,
更是照顧到你的現在(生活必需、玩樂、贈與)
與未來(財務自由、教育、長期儲蓄),
我真的非常喜歡這樣子的理財方法
既能均衡你的理財規劃,又能顧及生活品質
想做好理財的小資族們,真的很推薦這個方法給你!
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小資族們靠著理財規劃存下第一桶金